
東亞巿場狀況與最新機遇
東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其中中國、日本和南韓三大東亞國家,一直是亞洲工業的領頭羊。過去一年,海內外市場充滿挑戰,企業一方面要開拓市場,另一方面要穩定上游供應,同時亦要堅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東亞地區也不例外。
近期,中國和其他東亞地區正在逐步恢復經濟活力。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如何竭力穩定全球供應?日本廠商又如何以新冠疫情為契機,推進供應鏈的重建?南韓最近成立了經濟安全特別工作小組解決供應鏈問題,工業前景是否漸露曙光?
CHINAPLAS助您把握市場動向,專題搜羅東亞市場的最新資訊,與您一起探索東亞市場近況與機遇。
最新巿場信息
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 中國穩鏈保供意義重大
新冠疫情影響疊加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導致全球供應鏈正遭遇嚴峻挑戰。供應鏈危機本質上是近年來全球貿易和産業領域問題在疫情特殊情境下的集中爆發。多國專家認為,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是經濟暢通運行的重要基礎,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中國在穩鏈保供方面的做法和倡議對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新華社日本尋求突破氫能源發展瓶頸
作為日本新版能源基本計劃草案的重點領域,氫能源戰略備受各界關注。按照計劃,未來液態氫價格將大幅下降,最終與汽油、液化天然氣等價格基本持平。目前來看,雖然日本氫能源技術已基本成型,但從實驗轉向全面普及仍面臨不少瓶頸:一是成本過高,二是缺乏規模效應,三是仍有技術難題亟待解決,需要日本政府從財政、行政等方面加大對氫能源產業的全方位支持力度。
來源:經濟日報南韓五大整車廠商10月銷量同比減21%
據南韓各大車企1日公佈的銷售數據,受芯荒影響,現代汽車、起亞、南韓通用、雷諾三星、雙龍汽車五大整車廠商10月全球銷量57.7528萬輛,同比減少21%。
來源:韓聯社
東亞展商最新動向
展會資訊及專題指南

伊之密智慧工廠動工建設 3-5年內力爭實現少人化生産
伊之密五沙第三工廠二期工程定位爲智慧工廠,基于先進的現代化的精益概念,采取汽車行業中全流水綫生産作業模式,生産智能裝備機器。工廠未來會引進大量的智能産綫、智能設備以及現代化的工業軟件技術,將數字化技術貫穿在訂單、産品設計、配置、生産、物流、總裝、交付等整個機器生産環節。
預計用3-5年時間,伊之密智慧工廠將建成一個真正意義的透明工廠、數據管理工廠,實現少人化工廠的目標。項目投産後,預計能支撑伊之密注塑機産品綫未來幾年40億的産值。
預計用3-5年時間,伊之密智慧工廠將建成一個真正意義的透明工廠、數據管理工廠,實現少人化工廠的目標。項目投産後,預計能支撑伊之密注塑機産品綫未來幾年40億的産值。

SK化工生産韓國首款化學回收聚酯原絲
SK化工與匯維仕于2021年6月宣布,雙方將利用各自長期積累的聚酯製造技術和原絲技術展開合作,在年內第三季度內推出高品質化學回收聚酯原絲“ECOEVER CR”。爲此,雙方計劃由SK化工負責生産和供應化學回收CR PET,匯維仕負責利用該材料生産“化學回收”原絲産品。
“化學回收”是一種把廢弃塑料和服裝通過分解還原成純原料狀態,然後再用以製造高分子塑料的技術。“化學回收”材料與“物理性回收利用”材料相比,其優點是微細异物更小,在生産原絲的過程中綫不會斷裂,染色均勻,因此能生産出更高品質的原絲。
SK化工將把化學回收産品的類型從共聚酯擴大到PET,繼化學回收共聚酯産品“ECOTRIA CR”後,計劃推出和供應化學回收PET(CR PET)“SKYPET CR”。爲此,SK化工于2021年5月對中國廢弃PET回收利用企業進行股份投資,確保了化學回收原料和化學回收(PET)相關産品的韓國市場獨占權。
“化學回收”是一種把廢弃塑料和服裝通過分解還原成純原料狀態,然後再用以製造高分子塑料的技術。“化學回收”材料與“物理性回收利用”材料相比,其優點是微細异物更小,在生産原絲的過程中綫不會斷裂,染色均勻,因此能生産出更高品質的原絲。
SK化工將把化學回收産品的類型從共聚酯擴大到PET,繼化學回收共聚酯産品“ECOTRIA CR”後,計劃推出和供應化學回收PET(CR PET)“SKYPET CR”。爲此,SK化工于2021年5月對中國廢弃PET回收利用企業進行股份投資,確保了化學回收原料和化學回收(PET)相關産品的韓國市場獨占權。

日本MCC首次將生物可分解的聚合物用于製造餐具
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宣布,FORZEAS™(生物可分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將用于Tosho Chemical製造的餐具。這將是日本首次將生物可分解的聚合物用于製造餐具。
FORZEAS™是一種樹脂複合物,它使用三菱化學開發的可生物降解且源自植物原料的BioPBS™,通過與其他生物降解樹脂和添加劑進行組合,使其性能和成形性符合各種不同用途。因借助微生物降解爲水和二氧化碳,可有效减少塑料廢弃物,是一款低環境負荷素材。
此前,三菱化學株式會社生物降解樹脂複合物 FORZEAS™ 獲得了歐洲生物降解産品認證機構 TüV AUSTRIA 公司的海洋生物降解認證“OK biodegradable MARINE”認證。該認證要求,獲得該認證的産品不僅能够在海水中進行生物降解,而且其堆肥對于環境也應當是安全的。同時,該等級擁有適合用作3D打印絲材的物性,通過將借助于3D打印的自由自在的成形加工和海洋生物降解性相結合,有望拓展全新用途。
FORZEAS™是一種樹脂複合物,它使用三菱化學開發的可生物降解且源自植物原料的BioPBS™,通過與其他生物降解樹脂和添加劑進行組合,使其性能和成形性符合各種不同用途。因借助微生物降解爲水和二氧化碳,可有效减少塑料廢弃物,是一款低環境負荷素材。
此前,三菱化學株式會社生物降解樹脂複合物 FORZEAS™ 獲得了歐洲生物降解産品認證機構 TüV AUSTRIA 公司的海洋生物降解認證“OK biodegradable MARINE”認證。該認證要求,獲得該認證的産品不僅能够在海水中進行生物降解,而且其堆肥對于環境也應當是安全的。同時,該等級擁有適合用作3D打印絲材的物性,通過將借助于3D打印的自由自在的成形加工和海洋生物降解性相結合,有望拓展全新用途。

中石化與美Venture Global簽署天然氣供應協議
中國石化巨頭中石化集團(Sinopec)與美國維吉液化天然氣公司(Venture Global LNG)簽署了三份長期合約,達成兩項爲期20年的協議,維吉液化將每年向中國出口4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使中國的美國天然氣進口量增加一倍多,有利于爲中國提供低成本、可靠和安全的清潔能源,助力中國的能源轉型。這三份協議總和達500萬噸,是迄今爲止單一中國實體的最高額美國天然氣合同。
中國今年取代日本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2021年中國9月天然氣進口量達1,060萬噸,同比去年增加了23%。這次簽署的協議,也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總量在去年31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中國今年取代日本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2021年中國9月天然氣進口量達1,060萬噸,同比去年增加了23%。這次簽署的協議,也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總量在去年31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泰瑞與世界頂尖設計團隊聯合重金打造NEO 系列
NEO 系列由泰瑞與世界頂尖設計團隊聯合重金打造,可以理解爲,它的“産品基因”裏天然就帶有“革新者”、“開拓者”、“突破者”的標簽,通過超前的設計理念和對製造工業的深刻理解,將泰瑞“持續創新”的品牌精神及近20年的技術積累與世界領先的工業設計融入其中,實現獨一無二的“泰瑞夢”——重新定義傳統製造行業,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國際知名品牌,這也正是 NEO 系列 Slogan“設計驅動變革”的內在詮釋。
LG Chem與Innerbottle建立可完全回收生態平台
LG化學已與韓國創新型初創公司Innerbottle合作,建立了可完全回收化妝品容器的生態平台,打造世界上第一個塑料資源流通平台,有可能成爲該領域的市場先驅全球ESG的大趨勢,並創造可持續的增長。兩家公司計劃首先將該平台應用于Innerbottle在今年下半年生産的化妝品容器中,然後再將其應用擴展到食品和藥品容器中,並共同開發容器的環保塑料材料。
Innerbottle使用LG Chem提供的塑料材料生産化妝品容器。用過的Innerbottle內膽容器通過專用的物流系統收集,然後返回LG Chem和Innerbottle,後者將其作爲新生産的原材料進行回收,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並擴大環保業務。
Innerbottle使用LG Chem提供的塑料材料生産化妝品容器。用過的Innerbottle內膽容器通過專用的物流系統收集,然後返回LG Chem和Innerbottle,後者將其作爲新生産的原材料進行回收,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並擴大環保業務。
東洋紡目標2025實現碳中和
東洋紡將于2021年4月1日成立“碳中和戰略委員會”和“碳中和戰略跨職能小組”,以制定和推廣東洋紡集團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戰略。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明顯,東洋紡集團敏銳地意識到,全球變暖和相關的氣候變化對繼續開展業務活動構成重大風險,並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到2050財年實現淨零溫室氣體排放。
碳中和戰略委員會將制定戰略並努力實現里程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開發捕獲和分離溫室氣體的技術。
此外,爲了從長期的角度推動超越部門界限的活動,將成立全公司的碳中和戰略跨職能團隊,以研究和實施實質性措施,例如鼓勵創新,促進聯盟,加速研發和創造。解决方案業務。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明顯,東洋紡集團敏銳地意識到,全球變暖和相關的氣候變化對繼續開展業務活動構成重大風險,並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到2050財年實現淨零溫室氣體排放。
碳中和戰略委員會將制定戰略並努力實現里程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開發捕獲和分離溫室氣體的技術。
此外,爲了從長期的角度推動超越部門界限的活動,將成立全公司的碳中和戰略跨職能團隊,以研究和實施實質性措施,例如鼓勵創新,促進聯盟,加速研發和創造。解决方案業務。

東麗馬來西亞新增7.5萬噸ABS樹脂産綫正式投産
日本化工巨頭東麗宣布在馬來西亞增設ABS樹脂工廠,並開始正式投産。本次通過增設年産7.5萬噸的生産設備,使得ABS樹脂生産能力提升到年産量42.5萬噸,與現有的東麗千葉工廠(千葉縣市原市) 合計後,東麗集團整體的生産能力將擴大到年産量49.7萬噸。其主要擴大銷售對象除中國及亞洲市場之外,還準備向歐美及印度市場擴大銷售範圍,並計劃進一步在今後不斷提高生産能力。今後仍將進一步加强日本國內東麗千葉工廠ABS樹脂生産基地與馬來西亞TPM生産基地的互助與協作,大力推進全球性的事業拓展。

全球首家,金發科技獲得TUV萊茵趨海再生塑料含量驗證
2021年9月,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向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頒發了全球首張趨海再生塑料含量證書。TÜV萊茵的認證服務基于國際通行的評價準則,此次金發科技獲得的趨海再生塑料含量證書,是基于EN 15343-2007和ISO14021兩個標準進行的趨海塑料來源溯源、鏈式監管以及趨海再生塑料的含量驗證,標志著金發科技在使用趨海再生塑料材料上達到了國際通行標準,並確保其提供的産品符合一貫的高標準要求。TÜV萊茵將與金發科技携手在可持續的業務板塊上進行深度合作,全力支持其環保高質再生塑料産品的生産、實現低碳轉型的目標。
在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體現在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力構建循環經濟的趨勢下,環保再生材料的市場潜力不容小覷。金發科技可持續發展産品部專業從事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加工能力達40萬噸/年,各類廢塑料資源的高質化處理能力達10萬噸/年。公司以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爲導向,針對新興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加大新産品開發和技術工藝的改進,優化産品結構,豐富産品系列和種類,進一步提升産品品質、産品性價比和適銷性,積極開發應用市場,截至2020年底共申請相關專利33項/件。
在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體現在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力構建循環經濟的趨勢下,環保再生材料的市場潜力不容小覷。金發科技可持續發展産品部專業從事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加工能力達40萬噸/年,各類廢塑料資源的高質化處理能力達10萬噸/年。公司以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爲導向,針對新興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加大新産品開發和技術工藝的改進,優化産品結構,豐富産品系列和種類,進一步提升産品品質、産品性價比和適銷性,積極開發應用市場,截至2020年底共申請相關專利33項/件。

寶理塑料新設 LCP(液晶聚合物)聚合工廠
寶理塑料株式會社 (總部:東京都港區)决定在本公司現地法人——Polyplastics Taiwan Co., Ltd.爲液晶聚合物LCP”新設年産5,000噸的聚合工廠。隨著此次LCP聚合工廠的新設,PTW可以實現LCP産品從聚合到複合物的一條龍生産。今後還將擴大PTW的LCP聚合工廠,藉此,整個寶理塑料集團將實現年産25,000噸的LCP聚合能力。
LCP作爲高耐熱超級工程塑料,以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信息通信設備中使用的電子零部件爲中心用于廣泛的産業領域,相關市場以高增長率持續擴大。近年來,隨著5G設備投資的增加,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今後,隨著對5G毫米波的正式支持,LCP的用途有望繼續擴大。
寶理塑料作爲LCP的頂級製造商,根據LCP事業的進一步增長戰略,爲應對預計今後將快速擴大的全球LCP市場。
LCP作爲高耐熱超級工程塑料,以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信息通信設備中使用的電子零部件爲中心用于廣泛的産業領域,相關市場以高增長率持續擴大。近年來,隨著5G設備投資的增加,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今後,隨著對5G毫米波的正式支持,LCP的用途有望繼續擴大。
寶理塑料作爲LCP的頂級製造商,根據LCP事業的進一步增長戰略,爲應對預計今後將快速擴大的全球LCP市場。

達意隆榮登廣州企業創新TOP50榜 2020
2021年3月17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廣州企業創新TOP50榜(2020)”,榜單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對廣州2015年—2019年發明總量不少于50件的企業,從發明總量、專利授權率、全球化、影響力和成長性5個維度進行評價,爲更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優化區域産業結構等提供科學、專業的評價參照。
達意隆作爲液體産品包裝裝備行業的佼佼者,目前,已獲得授權專利659件,發明專利224件,軟件著作權18件,榮登“廣州企業創新TOP50榜(2020)”前20名。公司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多年來持續進行創新能力提升,引領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達意隆作爲液體産品包裝裝備行業的佼佼者,目前,已獲得授權專利659件,發明專利224件,軟件著作權18件,榮登“廣州企業創新TOP50榜(2020)”前20名。公司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多年來持續進行創新能力提升,引領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韓國Kolon與SK合作生産PBAT
韓國兩化工公司Kolon工業和SK環球化學决定,在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高質量的PBAT産品,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啓動環保型生物降解塑料産品業務。兩家公司計劃在上半年完成PBAT産品的生物降解性認證和國內外專利申請。目標是到2023年每年生産超過50,000噸 PBAT,成爲韓國最大規模PBAT生産量。
兩家公司計劃商業化的 PBAT 被認爲是解决塑料問題的有效替代品,因爲它可以替代因污染物而無法回收的廢塑料或難以回收的塑料,例如農用塑料、一次性袋子、漁網等。在不斷擴大環保生物降解塑料産品組合的同時,Kolon工業和SK環球化學還將推進以廢塑料爲基材生産再生産品的商業合作模式。
Kolon是韓國尼龍和聚酯産品製造的主要生産商,具有製品生産技術及設施運營專有技術。SK Global Chemical 則計劃充分發揮其作爲韓國唯一 PBAT原材料供應商的地位,結合迄今爲止積累的環保包裝材料領域技術,升級高質量的 PBAT 生産技術。在這個過程中,SKGC在最佳溫度、材料混合比例等方面的專有技術將被用于生産高質量的PBAT産品。
兩家公司計劃商業化的 PBAT 被認爲是解决塑料問題的有效替代品,因爲它可以替代因污染物而無法回收的廢塑料或難以回收的塑料,例如農用塑料、一次性袋子、漁網等。在不斷擴大環保生物降解塑料産品組合的同時,Kolon工業和SK環球化學還將推進以廢塑料爲基材生産再生産品的商業合作模式。
Kolon是韓國尼龍和聚酯産品製造的主要生産商,具有製品生産技術及設施運營專有技術。SK Global Chemical 則計劃充分發揮其作爲韓國唯一 PBAT原材料供應商的地位,結合迄今爲止積累的環保包裝材料領域技術,升級高質量的 PBAT 生産技術。在這個過程中,SKGC在最佳溫度、材料混合比例等方面的專有技術將被用于生産高質量的PBAT産品。

力勁集團&北京化工大學先進注塑研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21年10月28日,力勁集團&北京化工大學先進注塑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中山力勁機械有限公司舉行。
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張亞軍教授、金志明副教授、何繼敏副教授,力勁集團CEO劉卓銘先生、中山力勁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小斯先生、力勁集團技術發展中心總監徐年生先生等出席。
謝小斯先生表示,中山力勁長期專注于注塑機研發製造,不斷滿足行業上下游發展對注塑機的要求,爲客戶提供高性價比、具有競爭力的産品。目前,注塑機行業並驅爭先,促使注塑機製造企業向行業縱深發展,以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
北化與力勁的合作恰逢其時。通過合作,北化和力勁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北化有科研優勢,力勁有製造及市場優勢。北化有人才優勢,力勁有很好的就業平台。希望將來雙方的科研成果能够成爲未來新的增長點,實現量産,達成經濟效益。
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張亞軍教授、金志明副教授、何繼敏副教授,力勁集團CEO劉卓銘先生、中山力勁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小斯先生、力勁集團技術發展中心總監徐年生先生等出席。
謝小斯先生表示,中山力勁長期專注于注塑機研發製造,不斷滿足行業上下游發展對注塑機的要求,爲客戶提供高性價比、具有競爭力的産品。目前,注塑機行業並驅爭先,促使注塑機製造企業向行業縱深發展,以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
北化與力勁的合作恰逢其時。通過合作,北化和力勁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北化有科研優勢,力勁有製造及市場優勢。北化有人才優勢,力勁有很好的就業平台。希望將來雙方的科研成果能够成爲未來新的增長點,實現量産,達成經濟效益。
韓國科隆開發廢塑料爲原料的PET薄膜
韓國化學材料巨頭之一的科隆工業公司宣布,該公司在韓國首次開發出以廢塑料爲原料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該公司已經開始向共同參與開發的LG生活健康和樂天鋁業提供這一産品。
據悉,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3家公司一直在合作開發使用廢塑料的包裝材料。從2021年5月起,LG生活健康與樂天鋁業開始采用新開發出的薄膜作爲生活用品和食品容器的包裝材料。科隆工業表示,今後將這一薄膜的覆蓋面擴大到生活用品、食品包裝材料和工業等領域。
目前,以回收材料爲原料的PET薄膜在PET薄膜市場所占的比例不到1%。然而,由于全球塑料使用的减少和環保法規的加强,該公司預計PET薄膜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科隆工業計劃將廢塑料業務培育爲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管理的新支柱,將環保型材料作爲一項業務重點培育。
據悉,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3家公司一直在合作開發使用廢塑料的包裝材料。從2021年5月起,LG生活健康與樂天鋁業開始采用新開發出的薄膜作爲生活用品和食品容器的包裝材料。科隆工業表示,今後將這一薄膜的覆蓋面擴大到生活用品、食品包裝材料和工業等領域。
目前,以回收材料爲原料的PET薄膜在PET薄膜市場所占的比例不到1%。然而,由于全球塑料使用的减少和環保法規的加强,該公司預計PET薄膜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科隆工業計劃將廢塑料業務培育爲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管理的新支柱,將環保型材料作爲一項業務重點培育。

薄膜製品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59.64%,金明精機看好特種多功能薄膜
金明精機2021上半年營收超2.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69%。其中,按産品類別劃分,薄膜吹塑機實現營收約1.24億元,同比增長10.53%;薄膜及袋製品實現營收1.13億元,同比159.64%。金明精機表示,2021年,公司關注綠色環保大趨勢,從循環經濟角度出發,重點關注“可回收、可降解”循環包裝産業動向,推行單材化包裝解决方案,研發了五層共擠在綫MDO拉伸高性能吹塑薄膜生産裝備等多項新産品,並提出“薄膜技術4.0Pro - 助力循環包裝産業發展”發展主題,堅定實施綠色發展戰略。目前,公司募投項目“特種多功能膜智慧工廠建設項目”建設期已于2021年4月15日届滿,項目建設的BOPET光學級聚酯薄膜生産綫已投産並實現銷售,公司另一條以自有資金投建的BOPET光學級聚酯薄膜生産綫按計劃加緊調試,並順利投産。